个人资料

dinner8003

 

文章数量:67

点击人次:294346

博文分类
搜索
二:商品消费

我的日志

一次能发的文字太少,郁闷[@more@]

据相关数据报告,我国的GDP中,消费性项目比重为35%,建设性项目为45%,其他为20%(其中贸易顺差7--8%);按此分析,07年的GDP以人均2000美圆计算,消费性项目就是700美圆左右,其中房地产项目消费为10%计算,那其他的消费不到500美圆,保障基本生活费人均1美元/天,一年就是365美元,这样其他可支出的消费项目为人均135美元/年;这135美元包括教育、医疗、奢侈品、旅游、交通、家电等等;也就是说,除去奢侈品(汽车、珠宝首饰、娱乐、高级餐宴)、交通、旅游这些特殊的消费支出人均100美圆,一般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消费年支出35美元。

90年日本泡沫经济爆发的时候,其消费者性项目占的比重是58%;现在我国占的比重只有35%,建设性项目占了45%,长期性贸易顺差7-8%;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,是很不合理的,也是很危险的。如果按正常的消费比重假设50%计算,以明年GDP26万亿来说,那消费额将达到13万亿,还有5万亿元的增长空间;这5万亿的消费,如何能够将它完全发挥出来,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如果外贸平衡,国内消费增加78%,建设性项目降低5%,基本上是可行的;然而,国内消费能否达到这个水平,还是个问题.

我国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,种植经济有几千年的历史,人们的消费还处于种植经济的消费习惯中;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间很短,从经济改革到现在还不到30年,甚至还没有走过一代人的历史。在商品经济的工业化时代,企业的产品从生产流通消费才完成商品的全过程;由于消费的严重不足,生产满足不了企业的产能,达不到生产的最大规模化效应,这样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只能提高单位产品价格,同样,流通经营达不到最大规模化,造成资源闲置,经营利润最大化也只有提高产品单位价格,从产品单位利润上来实现利润;结果就是提高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,增加商品消费的单位成本;这样,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激情,造成消费的更加不足,形成商品的恶性循环效应。

由于消费性项目的消费严重不足,造成消费性项目经营困难;消费性项目很多都属于制造业;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,如今出口产品基本上是制造业消费性项目产品,按出口金额1万亿美元,就相当于我国的所有消费性项目的金额,也就是说,我国制造业的产品有一半以上是为外国人制造,给别人消费的。如果出口市场一旦遇到问题,如此巨大的产品制造量,国内市场是根本无法接纳得了;这样就将更加造成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的经营困难,并将导致许多企业的破产。所以,就如今天中国制造业的局面,国际市场贸易摩擦日益增多,受劳动力成本及货币升值等诸多因素影响,出口型制造企业的经营利润越来越低;而国内市场消费严重不足,企业产能过剩;导致很多本应该投入到制造业中的资金,转移到其他行业。又因为制造业的效益不好,劳动力的工资待遇低,使得这些人的消费更加萎缩。

在我国传统的种植经济中,人们过得一直是一种靠天吃饭的日子,消费是为了保障基本的生存必需品,这种消费很难形成储蓄,人不能说今天的饭不吃了,留着明天再消费吃去;人老了,不能进行种植工作,就等于不能再得到生存必需的消费品;因此,我国有一个养儿防老的传统,这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变异的消费储蓄,儿子小的时候,要给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消费,自己老了,再从他们那里提取出同样的生活必需品,用于自己消费。现在进入到工业化时代的消费,工业产品很多非生活必需品;而且很多商品的功能、效果相似;对于消费者来说,这些商品,可以选择消费,也可以选择不消费,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的是以后看情况再消费;人们从经济发展中,得到的货币,不选择消费,而是储蓄;这些储蓄的货币,其实也是消费;对于普通老百姓,货币的主要用处是为了消费,用来购买消费商品。这种消费的储蓄,对于商品发展有很多的隐患,首先,消费不足,产能过剩,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;二;消费货币储蓄过多,容易产生通货膨胀。

形成消费货币储蓄过多,消费不足,有很多原因;首先是传统的消费习惯,人们习惯闲时积来急时需;二:社会保障和福利机制不完善,还不能改变人们的这种习惯;三;消费观念,在种植经济的条件下,收成的产品数量是一定的,不会因为消费的多少而改变;消费一点就等于少了一点;而工业经济的商品概念不同,消费的越多,进入生产的企业也就越多,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越多,要求的从业人员也越多;人们就有更多的消费货币去消费越多的产品。如果人们得到货币不去消费,而是进行储蓄,那生产的产品将消费的慢,周转长,带来该产品的减产;减产的结果是:1;企业提高产品的单位价格,以保持一定的利润。二:减少从业人员,降低成本。这样,产品价格更高了,收入的消费货币少了,就更没有消费能力了。

从商品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,在生产能力允许的条件下,消费越多,发展越快,对消费者越有利;消费越少,发展越慢,对消费者越不利。由于消费者是一个消费分散的群体,情况很复杂,很难纳入到这个价值链中去;如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,能够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,让消费者在一次消费或者多次消费中,就能够得到这种价值体现,也许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。

«上一篇:商品营消时代--将"直销难民"成为历史   下一篇:三:商品投资»

评论(0) 点击次数(3776)
评论(共0条评论)
用户名: 密码: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