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blog.net 文库 » 直销研究 » 不法商家“枪口”已经对准老年人保健品市场

不法商家“枪口”已经对准老年人保健品市场

http://www.dsblog.net 2006-10-18 15:52:11

  “免费试用”、“特效无毒”……老年人保健品投诉上升,工商部门首次揭露——

  一些不法商家免费邀请老年人参加“健康讲座”、“联谊会”……,大肆推销保健品,骗取钱财,甚者还损害其身心健康。据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统计,今年共接到保健品咨询、申诉、举报案件89起,其中涉及老年人保健品的占了一大半,且呈上升趋势。 

  市12315指挥中心昨日发布消费警示,披露不法商家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惯用的十种伎俩,提醒老年人注意不要误入陷阱。 

  伎俩一:免费陷阱 

  1.免费体检。保健品推销员利用老年人不爱上医院的心理,装扮成“义诊医生”,在像模像样地进行一些血压、血脂常规检查后,拿着检测结果煞有介事地指出消费者患有某些“疾病”,然后开始推荐产品。 

  2.免费试用。这种手段通常被“保健器械”经销商们采用,在经过多次试用后,一些消费者由于心理作用感觉有效,或者多次试用后,人情难却而购买了该产品,但买回后才发现存在很多问题。 

  3.免费联欢。不法商家以公司周年大庆、回报社会献爱心之名,组织老人参加免费游玩,还提供专车接送、免费用餐,在游玩过程中,游说老人购买产品。 

  4.免费健康咨询。开设“健康免费咨询热线”,只要有消费者打进电话咨询,对方都会推荐“包治百病”的同种保健品。 

  伎俩二:温情麻痹 

  推销者抓住老人渴望亲情、害怕孤独的心理,隔三差五地打电话问候或带点小礼品上门拜访,嘘寒问暖拉家常,组织老人参加集体联欢,营造融洽的大家庭氛围。老人们往往逐步放松警惕,在情感的支配下购买那些功效不明、价格高昂的保健产品。 

  伎俩三:人际游说 

  保健品商家以高薪招纳一批社交网络庞大的业务员,让他们对身边熟悉的老年亲戚、朋友、同事等进行游说、推销。老年人有时碍于情面,有时则因轻信亲近的人而盲目购买。 

  伎俩四:附赠诱惑 

  老人往往深受勤俭节约的传统思想影响,热衷于接受商家“免费、额外”赠送礼品,而保健品商家往往也会根据老人的兴趣、爱好和生活需要设置购物附赠礼品,一些老人就是在这些礼品的诱惑下盲目购买了商家推销的保健品。 

  伎俩五:品牌误导 

  一些保健品商家致力于自身品牌知名度的扩张,铺天盖地片面宣扬“名厂名牌”,使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产生一种误解:肯定是疗效显著,才能这么有名气,买这种产品准没错。因此陷入迷信名牌的误区,没有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正确、合理地选用产品。 

  伎俩六:雇托迷惑 

  雇托是不法商家惯用的手段,请来所谓的“专家”、“学者”、“权威”在公开场合介绍该产品的“特殊疗效”和发布“权威检测报告”;或指使一些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、送锦旗、现身说疗效;或在销售现场制造抢购产品,制造购者甚众、争先恐后的假象等。 

  伎俩七:回报承诺 

  推销者以“购买产品即可成为会员,而后推荐别人购买可获报酬,推荐越多报酬越高”的方式招揽生意、拓宽销路,这对已经失去稳定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更具诱惑力,老人们一不留神就容易盲目购买产品成为会员,甚至落入非法传销的圈套。 

  伎俩八:虚夸疗效 

  商家打着“绿色、健康、高科技、洋产品”的旗号,宣称其产品是“包治百病、治病于无形”的灵丹妙药,片面夸大保健品功能,使消费者误以为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使用,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。同时,商家对一些保健品存在的副作用及不适用对象只字不提,极可能损害消费者健康。 

  伎俩九:擅加成分 

  一些不法生产企业见利忘义,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某些具有特定功效的违禁药品成分,消费者食用后短时间内可能起到缓解病痛症状的作用,进而对该保健品产生信任感甚至形成依赖,长期使用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都将构成极大威胁。 

  伎俩十:流动设点 

  部分保健品经销商采用租赁临时经营活动场所、设立流动摊点或者上门推销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,一旦发生重大纠纷或者被执法部门查禁,马上转移藏匿,另起炉灶,逃避责任,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。 

   记者调查

  销怪招频出张口就叫“爸妈” 

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一些老年人保健品推销员为了“捕获”消费者,还真是奇招百出,甚至对着素不相识的老人张口叫“爸妈”。 

  卖保健品从“心”开始 

  市区张大妈退休后基本没有什么社会活动,儿女工作忙,所以时常感到孤独、无聊,加上骨质增生、高血压等老毛病不时发作,心情很不好。 

  有一天,她参加了社区老年人保健联谊活动。一进门,那些年轻的推销员就冲着他们直呼“爸爸、妈妈”。在医疗讲座和免费体检之后,推销员向他推荐一种对治疗骨质增生有奇效的“核磁震荡”治疗仪,并称可以免费使用。 

  自那以后,张大妈没事就和老朋友到活动点坐坐,和“孩子们”聊聊家常,“孩子们”边聊天,边为老人家按摩,把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的。连刚见面时听着挺别扭的“爸爸、妈妈”称呼法,如今也觉得顺耳舒心多了。一个星期后,张大妈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台。 

  据一位从事保健品推销的人士说,像张大妈这样的老人有很多,他们大多保健意识比较强,退休之后生活寂寞无聊。推销员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表现出了无微不至的关心,与其说能治他们的病,不如说是治他们的心。 

  熟人来领路“老友计”上演 

  10月11日,林大爷来到泉州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,畏畏颤颤地拿出某品牌保健品,说没有疗效,反而把身体吃坏了,想找推销员退货却早已不见踪影。 

  原来林大爷的胃病是老毛病,需要长期的调理。前段时间,一位老朋友领着个保健员上门“服务”。推销员说,他们公司生产的保健品除了补充维生素外,还能“包治百病”,特别是林大爷的胃病只要吃几盒就可以完全根治。看着是老朋友领来的,林大爷花了好几百元买了几盒,没想到,吃了几瓶后非但胃痛老毛病没减轻,反而频繁呕吐。 

  经营保健品的某药店药师表示,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保健和辅助治疗,并没有明确的治疗作用。专家提醒老年消费者选择保健品要考虑个人体质、生活习惯等,如高血压的患者就不宜吃含有西洋参的保健品。服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不要盲目听信商家的推介和天花乱坠的宣传。 

消费提醒

    购买保健品注意五问题

  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应注意五个问题。 

  一是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店购买,仔细查验包装上的批准文号、国家保健食品标志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、产品说明、各类标识格式、保质期等内容,索要留存相关消费凭证;二是购买保健品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,最好能寻求保健专家或医生的指导;三是在接受免费服务时谨防上当;四是不要轻信推销商的夸大宣传,以为保健品可替代药品,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;五是一旦出现身心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、送医检查,及时提存证据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。
来源:泉州晚报 作者:陈凌鹭
相关报道
最新评论(共0条评论) 查看所有评论>>
发表评论
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!请输入您的: 博客名     密码 新博客注册